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和直腸粘膜炎癥和潰瘍性病變,主要臨床癥狀為血性腹瀉或膿血便。是一種慢性、反復性、多發性疾病,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時好時壞,纏綿不斷、反復發作。其病因至今仍不明。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是關鍵,而且稍不注意,很容易轉變成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由于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情緒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腸粘膜血管破裂,誘發貧血,降低抵抗力,發生腸梗阻、腸息肉、腸穿孔的現象,甚至有患者發生了癌變,經研究發現,一般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癌變幾率比正常人癌變率要高4倍左右。百濟藥師為您介紹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原則:
•排除各種“有因可查”的結腸炎;對疑診病例可按本病治療,進一步隨診,但建議先不用糖皮質激素。
•綜合性、個休化處理原則:包括營養、支持、心理及對癥處理;內、外科醫師共同會診以確定內科治療的限度與進一步處理的方法。
•分期治療:
-活動期以控制炎癥及緩解癥狀為主要目標;
-緩解期應繼續控制發作,預防復發。療程多為3-5年,或更長時間。
•分段治療:確定病變范圍以選擇不同的給藥方法。
-遠段結腸炎或直腸炎首選局部治療;
-廣泛性及全結腸炎,或有腸外癥狀者則以系統性治療為主。
•參考病程和過去治療情況確定治療藥物、方法及療程,以盡早控制病情,預防復發。
-患者可接受口服或局部藥物治療,應參考患者的意愿決定治療方式。一些患者可從口服藥物聯合局部治療中獲得最大療效。
-如果炎癥擴展到局部治療不能到達的范圍,則需要口服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聯合局部治療可使有直腸癥狀的患者受益。
•注意并發癥,以便估計預后,確定治療終點及選擇內、外科治療方法。
-注意藥物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隨時調整治療。
•判斷全身情況,以便評估預后和生活質量。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個慢性的反復發作性的疾病,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病因至今不明確。因為病因不明確,治療起來非常困難,如果說治愈,可以說目前為止很難治愈,只能說一個階段癥狀控制了,但是很可能復發。因為這個病就是慢性反復發作的,可能有一個階段不治也會好,治了癥狀也會存在,這樣的情況都有,治療的結果來說也是因人而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