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痙攣是指眼瞼不可控制的肌肉收縮。輕者表現為不易察覺的眼瞼不自主的抽動,頻繁瞬目,間隔時間及發作持續時間各不相同,重者連同面部、頸部肌肉一起抽動。本病多由于精神緊張、眼肌疲勞、睡眠不足,和面癱后遺癥等因素所致。既往應用藥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但效果不理想。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對28例小兒眼瞼痙攣患者進行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患眼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將臨床觀察情況總結如下。
復方樟柳堿注射液為無色澄明液體,復方樟柳堿注射液適用于缺血性視神經、視網膜、脈絡脈膜病變。
復方樟柳堿注射液藥理毒理: 通過家兔原發性和繼發性眼缺血以及眼血管阻塞性缺血的動物模型試驗,結果表明:本品可以加速恢復眼缺血區血管活性物質的正常水平,緩解血管痙攣,維持脈絡膜血管的正常緊張度及舒縮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流供應,促進缺血組織迅速恢復。
復方樟柳堿注射液藥代動力學:用法用量: 患側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一日1次,每次2ml(急重癥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1次),14次為一療程。據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療程。
一般資料:28例兒童,年齡2~14歲,<7歲4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兒多表現為雙眼發病、易眨眼,有的伴有面部及口角的抽動,皮膚不紅,無疹,無肌力異常,在精神緊張及家長訓斥時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常規行眼底、裂隙燈檢查,未發現眼部異常,病程多在半年之內,曾用過抗炎眼藥水,效果不佳。
方法采用復方樟柳堿注射液1 ml,包括0.05%氫溴酸樟柳堿(0.5 m1)+維生素B12(100 Ixg)+2%普魯卡因(0.3 m1)。分別在患兒雙側顳部(太陽穴偏上)4號針頭皮下注射,與皮膚成45。,避免過深進入顳肌內,1次/d,5d為1個療程。
眼瞼痙攣是由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所致,本病臨床表現起初可為偶然出現的單眼或雙眼頻繁眨眼,或不斷加重的睜眼困難,可伴有眼睛干澀、疲勞、畏光、閱讀困難等癥狀;癥狀可逐漸加重,眼瞼痙攣頻率逐漸增高,痙攣時間逐漸延長間歇時間逐漸縮短,直至持續痙攣,不能睜眼,即功能上眼盲。
本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有研究認為,眼瞼痙攣是大腦基底神經節異常代謝引起第七對腦神經(面神經)電活動過多而造成的局限性張力障礙,是一種與一般性張力障礙相關的相對獨立的張力障礙 ,目前治療眼瞼痙攣的目的旨在改善惡性循環的任何環節,盡力減少、阻斷循環。以往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A型肉毒桿菌毒素注射、阿霉素局部化療 治療眼瞼痙攣,還有使用鎮靜藥、抗驚厥類藥治療本病。
調整脈路膜自主神經活動,維持脈路膜血管正常的緊張度及舒縮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眼部供血,促進缺血組織盡早恢復。主要不良反應有紅腫、硬結、輕度口干、血壓下降和短暫頭暈。本組在治療過程中,有4例出現臉紅、局部腫脹、輕度瞳孔散大,休息1 h后好轉,未作特殊處理。總之,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治療小兒眼瞼痙攣,操作方法簡單,時間短,療效好,無明顯不良反應,不失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