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在農村發病率一致居高不下,隨著農村婦女病普查的實施,需要推廣一種使用方便,可靠的方法做為基層對婦女泌尿道感染普查的方法一小試管培養法。
試劑儀器及臨床材料:5ml小試管一批、T形膠塞、1%乳糖、萬分之一中國藍,普通營養瓊脂,1萬/ml單位青霉素,蒸餾水、恒溫培養箱、高壓滅菌鍋; 門診疑似泌尿道感染161例— —2009夏季對中衛市某鎮1534名婦女。
方法:采用含1萬/ml單位青霉素的1%乳糖、萬分之一中國藍的普通營養瓊~3ml于小試管,滅菌后加上無菌T形膠塞,膠塞下端沿中線有兩個切口夾有一團脫脂棉,小試管用膠封口在室溫暗處可使用一年,使用時撕去封口膠膜,取下瓶塞直接取中斷尿于小培養瓶中,立即到去全部尿液,塞上膠塞編號倒立培養于37度恒溫箱內,24小時觀察菌落生長結果室溫48d,時觀察同時做了常規傾碟菌落計數法對比檢查。
結果及判定:于小試管培養結果判定如下:陰性:無菌生長或只有幾個散在菌落。
陽性:純菌生長或云片狀生長每毫升尿含菌數在lO萬以上及純菌菌落在20個以上重復試驗結果同樣、每毫升尿含菌數在l萬左右也為陽性。對臨床懷疑了為泌尿道感染161例病例做了小試管培養和常規傾碟計數法檢查,對比式樣結果,小試管培養沒有假陽性結果總符合率99.4%,只有1例傾碟培養為陽性而小培養法為陰性。這1例同時做血瓊脂平板法查明系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甲鏈在小培養中不能生長(含青霉素)故為陰性,對比試驗中共檢出泌尿道感染者42人:細菌包括如下,大腸桿菌31例、產期桿菌3例、變形1例、沙門氏菌1例、葡萄茵1例、甲型鏈球菌1例、腸球菌2例、未鑒別革蘭氏陰性桿菌2例。
2009年3月一8月利用小培養法對中衛某鎮1534名婦女做了泌尿道感染普查,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O.05),療效優于對照組。
女,55歲,居民。因一天前晨練時感到頭昏,繼而緩慢坐于地上,當休息片刻想起立時,感到右側肢體已經不能自主動彈,且言蹇語澀。即送往醫院,經頭才CT檢查,左側顳動脈支梗阻。因家庭條件有限,即收入家庭病房,以上法治療。治療十二周后,患側基本恢復功能,唯稍感乏力:握力稍差,但已能握刀切菜;下肢行走時力量稍差健側,但正常速度行走已看不出跛行姿態。
腦血栓形成導致的缺血性腦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和難治病之一。其成因是因為腦部動脈系統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部分缺血而引起局部腦組織壞死,臨床表現為偏癱、失語等突發性、局灶性神經功能缺乏,因無昏迷等意識障礙,是屬祖國醫學中風(中經絡)范疇。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好發于6O歲以上老年人,但近年來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發展趨勢并已引起醫學界重視。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根本病因為陰陽失衡。根據陰陽互根、相互依存的理論為指導思想,采用平衡陰陽的治法,分部位分別取陰陽表里經治療,使陰陽兩經氣血貫通,輔以肢體運動,防止肌肉攣縮和關節活動受限, 以加快肢體功能恢復。
工作中我們體會到,對診斷明確的病人,發病后及早從靜脈用上活血化瘀藥物以盡快解除栓塞,病人可在一周內恢復正常機能,不留任何后遺癥。靜脈給藥的化栓治療,應在血栓固化、肌化前及早應用。隨著病程越長,錯過最佳(主張在發病后8d,時之內)靜脈給藥期,用藥效果越不明顯。此時,針刺治療并輔以肢體的運動,就是恢復肢體正常功能的必要手段。家屬也能鼓勵病人多活動,但多為扶物行走、屈伸肢體等不得要領的簡單的活動。在專業指導下,科學地指導病人主動活動肢體、家屬輔助做相應運動,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