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名稱: 愛達羅
- 藥品通用名: 依若奇單抗注射液
- 愛達羅規格:預灌封注射器:135mg(1mL)/支
- 愛達羅單位:盒
- 愛達羅價格
- 會員價格:
百濟新特藥房提供依若奇單抗注射液(愛達羅)說明書,讓您了解依若奇單抗注射液(愛達羅)副作用、依若奇單抗注射液(愛達羅)效果、不良反應等信息。百濟新特藥房—全國連鎖專科藥房,醫保定點藥房,消費者信得過商店,專家指導用藥,
依若奇單抗注射液(愛達羅)說明書如下:
【
愛達羅藥品名稱】
愛達羅-依若奇單抗注射液
【
愛達羅成分】
活性成分:依若奇單抗(一種特異結合IL-12/IL-23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輔料:組氨酸、鹽酸組氨酸、鹽酸精氨酸、聚山梨酯80(II)、鹽酸和注射用水
【
愛達羅適應癥】
愛達羅適用于對環孢素、甲氨蝶呤(MTX)等其他系統性治療或PUVA(補骨脂素和紫外線A)不應答、有禁忌或無法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成年患者的治療。
【
愛達羅規格】
預灌封注射器:135mg(1mL)/支
【
愛達羅用法用量】
愛達羅應在具有愛達羅適應癥診斷和治療經驗的醫師指導和監督下使用。
斑塊狀銀屑病
用量:
愛達羅推薦劑量為第0、4周皮下注射135mg,之后每12周給予一次相同劑量。
用法:
愛達羅僅用于皮下注射。
使用預灌封注射器,在腹部非柔嫩、淤青、紅腫或變硬的部位通過皮下注射給予愛達羅。優選腹部,若腹部不適合注射則選擇上臂或大腿。應盡可能避免將銀屑病受累皮膚作為注射部位。
給藥前,應目檢是否存在顆粒物或變色情況。如果溶液變色或出現可見顆粒物,不得使用。
愛達羅儲存于2-8℃冰箱中。從冰箱取出后,應將愛達羅放置于室溫環境30分鐘以上恢復至室溫,并在8小時內完成注射。請勿使用其他方法升溫。取下護針帽后需在2分鐘內完成注射。
特殊人群
老年人群:在18.0-78.0歲范圍內,年齡對依若奇單抗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無顯著影響,因此無需調整劑量(參見藥代動力學)。
【
愛達羅不良反應】
愛達羅共開展6項臨床試驗,其中5項為在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中開展的臨床試驗,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總數為1520例。
愛達羅基于對在銀屑病患者中完成的2項III期臨床試驗和2項II期臨床試驗的安全性數據的匯總分析顯示,共有1404例患者接受了愛達羅治療,總暴露為1214.4患者年。這些數據包括了臨床試驗中接受愛達羅暴露時間≥26周(滿6個月)的患者1349例,和暴露時間≥52周(滿1年)的患者571例。
此外,愛達羅的免疫原性分析,涵蓋了5項銀屑病臨床試驗中共1485例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參見免疫原性章節)。
安全性概要
在1404例接受愛達羅治療的銀屑病患者中,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小于5%,大多數為輕度。
在12周雙盲對照階段,共3項臨床試驗(AK101-201、AK101-301、AK101-302)的885例患者納入12周雙盲安慰劑對照安全性匯總分析,包括671例接受依若奇單抗和214例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依若奇單抗組和安慰劑組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發生率分別為53.2%、61.2%;試驗用藥品相關不良事件(TRAE)發生率分別為24.7%、28.5%。
在整體治療階段,共4項臨床試驗(AK101-201、AK101-301、AK101-302、AK101-303)納入整體治療階段安全性匯總分析,包括1404例至少接受過一次依若奇單抗治療的患者和214例雙盲對照階段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依若奇單抗組和安慰劑組TEAE發生率分別為83.3%、66.4%;TRAE發生率分別為40.0%、30.8%。暴露調整后,依若奇單抗組和安慰劑組暴露調整發生率分別為96.3例(315.1例次)每100患者年和216.5例(535.3例次)每100患者年;TRAE發生率分別為46.3例(104.7例次)每100患者年和100.6例(170.8例次)每100患者年。
不良反應列表
按照MedDRA系統器官分類列出了愛達羅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表1)。按照系統器官分類和發生頻率列出這些不良反應,每個系統器官分類中,不良反應按照發生頻率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發生頻率定義如下:十分常見(≥1/10),常見(≥1/100至<1/10);少見(≥1/1,000至<1/100);罕見(≥1/10,000至<1/1,000);十分罕見(<1/10,000)。
表1.使用依若奇單抗治療患者的不良反應列表*
*表1所示的不良反應頻率可能不完全歸因于依若奇單抗,也可能受潛在疾病與聯合使用其他藥物等的影響。
**CTCAE≥3級事件包括嚴重程度為重的事件。
以下術語代表描述某種病癥的一組相關事件,而不是單一事件。
a血膽紅素增高包括:血膽紅素增高,結合膽紅素升高,血非結合膽紅素升高,血膽紅素升高,高膽紅素血癥,黃疸
b蕁麻疹包括: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過敏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
c注射部位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瘙癢,注射部位反應
特定不良反應的描述
感染
在臨床試驗整體治療階段,共1例患者發生感染相關的不良反應,為蜂窩織炎,發生率<0.1%(0.07%),嚴重程度為重度,結局為痊愈。
來自臨床試驗的經驗
在臨床試驗12周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匯總分析中,共3項試驗(AK101-201、AK101-301、AK101-302)納入885例患者,包括671例接受依若奇單抗和214例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在雙盲安慰劑對照階段,依若奇單抗組感染不良事件的總體發生率低且略低于安慰劑組,分別約為14.5%和16.4%。
在臨床試驗整體治療階段的安全性匯總分析中,共4項試驗(AK101-201、AK101-301、AK101-302、AK101-303)納入1404例接受依若奇單抗治療的患者,總暴露為1214.4患者年;214例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總暴露65.6患者年。經暴露調整后,依若奇單抗組感染及侵染類疾病的總體發生率略低于安慰劑組。依若奇單抗組和安慰劑組感染不良事件的暴露調整發生率分別為50.1例(69.0例次)每100暴露患者年和59.5例(76.2例次)每100暴露患者年。
過敏反應
在臨床試驗整體治療階段,未發生嚴重超敏反應。
在臨床試驗整體治療階段,接受依若奇單抗治療的1404例患者中,共60例患者發生了表現為蕁麻疹(28例,2.0%)、濕疹(17例,1.2%)、過敏性皮炎(11例,0.8%)或注射部位反應(4例,0.3%)的不良事件,均納入為愛達羅的不良反應。其中37例判斷與治療藥物相關或可能相關:蕁麻疹(15例,1.1%)、濕疹(12例,0.9%)、過敏性皮炎(6例,0.4%)、注射部位反應(4例,0.3%)。
在雙盲對照階段,接受依若奇單抗治療的671例患者中,共17例患者發生了蕁麻疹(11例,1.6%)、濕疹(3例,0.4%)、過敏性皮炎(2例,0.3%)或注射部位反應(1例,0.1%)。其中10例判斷與治療藥物相關或可能相關:蕁麻疹(7例,1.0%)、濕疹(0例,0%)、過敏性皮炎(2例,0.3%)、注射部位反應(1例,0.1%)。接受安慰劑治療的214例受試者中,發生1例濕疹,判斷與安慰劑可能相關,發生率為0.5%;蕁麻疹、過敏性皮炎、注射部位反應發生率為0%。
上述發生了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或注射部位反應的患者中,共16例患者發生的蕁麻疹、過敏性皮炎或注射部位反應被判定為過敏反應,發生率為1.1%,包括1例蕁麻疹,發生率<0.1%(0.07%);11例過敏性皮炎,發生率為0.8%;和4例注射部位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瘙癢、注射部位反應、注射部位紅斑),發生率為0.3%。
免疫原性
所有治療用蛋白質均有發生免疫原性的可能?顾幬锟贵w(ADA)發生率的高低和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及特異性密切相關,并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分析方法、樣本的處理方法、樣本的收集時間、合并用藥,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及其他基礎疾病等。因此比較不同產品的ADA發生率時應慎重。
在1485例納入免疫原性分析的銀屑病患者中,接受依若奇單抗治療產生的ADA陽性率為9.5%(141/1485),中和抗體(NAb)陽性率為7.5%(112/1485)。免疫原性的產生不會對依若奇單抗的藥代動力學、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明顯影響。
禁忌
對愛達羅中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
有臨床上重要的活動性感染者禁用(如活動性結核病等;見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感染
依若奇單抗作為一種免疫抑制劑,可能存在增加感染或激活潛伏性感染的風險。
臨床試驗中,愛達羅總體感染發生率低于安慰劑組。在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中觀察到1例嚴重感染的不良反應(見不良反應)。
愛達羅不應用于有活動性感染的患者。具有慢性感染或復發性感染史的患者應慎用愛達羅。
應指導患者在出現提示感染的體征或癥狀時,立即就醫,咨詢醫生意見。如患者出現嚴重感染,應對患者進行密切監測,并停用愛達羅,且在感染痊愈前不應使用愛達羅。
結核的監測:
臨床試驗中未發現結核病易感性增加。
使用愛達羅治療之前以及治療期間,應定期評估患者是否存在結核病風險因素并檢測是否存在活動或潛伏性結核感染。評估應包括患者的詳細病史,包括結核病史、既往與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以及既往和當前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情況。應對所有患者進行篩查,包括胸部影像學(推薦胸部CT)和結核菌素試驗,有條件者建議行γ-干擾素釋放試驗,根據可及性可選擇結核分枝桿菌抗原特異性T細胞酶聯免疫斑點試驗(Tcellenzyme-linkedimmune-spotassay,T-SPOT.TB)或T細胞酶聯免疫吸附技術(QuantiFERON-TBGold,QFT-G)等。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嚴禁使用愛達羅治療(見禁忌)。對于有潛伏性結核感染的患者,在接受愛達羅給藥之前,應先給予預防性抗結核治療。對于陳舊性結核感染的患者,若不能確認是否已得到足夠療程治療,也應考慮在愛達羅給藥前進行預防性抗結核治療。在接受愛達羅治療時及治療后,應定期評估結核風險,警惕肺外結核和播散性結核。治療期間一旦診斷活動性結核,應立即停用愛達羅,并予規范抗結核治療。
特殊感染易感性的理論風險
一般來說,具有IL-12/IL-23基因缺陷的個體特別容易感染分枝桿菌(包括非結核分枝桿菌、環境分枝桿菌)、沙門氏菌(包括非傷寒菌株)、卡介苗[BCG]疫苗接種引起的播散感染。在此類具有IL-12/IL-23基因缺陷的患者中,曾有嚴重感染和致死性結局的報告。目前尚不明確愛達羅治療的IL-12/IL-23藥理學阻斷的患者是否易發生上述感染,尚無致死性結局的報告。根據臨床情況,應考慮進行適當的診斷性檢查,例如組織培養和大便培養。
惡性腫瘤
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增加惡性腫瘤的風險。
依若奇單抗治療患者報告的惡性腫瘤發生率與一般人群中預期的惡性腫瘤發生率相當。
在1404例接受依若奇單抗治療的銀屑病患者中(總暴露1214.4患者年),3例患者報告了惡性腫瘤,分別為結腸癌、膀胱腫瘤、胰腺癌,發生率為0.2例每100暴露患者年,研究判斷均與依若奇單抗無關。
尚未對有惡性腫瘤病史或在接受愛達羅治療期間出現惡性腫瘤的患者進行研究。因此,應慎重考慮使用愛達羅治療此類患者。
過敏反應
愛達羅暫未收到嚴重超敏反應的報告。
在接受依若奇單抗的患者中,1.1%的患者中觀察到過敏反應癥狀,包括蕁麻疹、注射部位反應和過敏性皮炎。如果出現速發過敏反應或者其他嚴重超敏反應,應立即停用愛達羅,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疫苗接種
使用愛達羅時,請勿同時接受活病毒或者活菌疫苗接種(例如卡介苗[BCG])。
參考同類藥物經驗,對子宮內暴露于愛達羅的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不建議使用活疫苗(由減毒的病毒或細菌制成的疫苗),或需直到檢測不出嬰兒血清內愛達羅水平才可使用。
目前尚未針對近期接種過活病毒或活菌疫苗的患者進行特定研究。尚無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通過活疫苗造成繼發感染傳播的數據。建議在愛達羅末次給藥后至少停藥120天,方可接種活病毒或活菌疫苗;接種疫苗后建議參考疫苗的產品說明書在至少5個半衰期后由臨床醫生決定開始或重新開始愛達羅治療。有關接種疫苗以及接種后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更多信息和指南,處方醫生應參考特定疫苗的產品說明書。
合并免疫抑制治療
尚未在銀屑病研究中評估愛達羅與免疫抑制劑(包括生物制劑)或光療合用的安全性和療效。當考慮愛達羅聯用其他免疫抑制劑或從其他免疫抑制性生物制劑換用愛達羅時,需慎重(見藥物相互作用)。
可逆性后部腦病綜合征(PRES)
相同靶點的其他產品的臨床試驗的上市后經驗中,曾報告PRES,也稱為可逆性后部腦白質病綜合征(RPLS)。臨床表現包括頭痛、驚厥發作、意識模糊、視覺障礙和與PRES一致的影像學改變。根據愛達羅的同靶點產品的報道,患者在停用愛達羅的同靶點產品后,通過接受支持性治療得以痊愈。
因此,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將監測是否出現PRES的體征和癥狀。若懷疑PRES,應及時給予適當治療并停用愛達羅。
狼瘡相關疾病
相同靶點的其他產品曾報道狼瘡相關疾病病例,包括皮膚紅斑狼瘡和狼瘡樣綜合征。
因此,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如果發生相關病變,尤其是皮膚日曬部位或伴有關節痛,患者應及時就醫。如果確診為狼瘡相關疾病,則應停用愛達羅并給予適當治療。
非感染性肺炎
相同靶點的其他產品的上市后階段報告過間質性肺炎、嗜酸粒細胞性肺炎和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病例。
因此,接受愛達羅治療的患者如果確診上述病例,應停止使用愛達羅并開始適當的治療。
肝功能損傷患者
尚未在肝功能損傷患者中進行單獨的研究,因此無法提供推薦劑量。肝功能損傷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愛達羅。
腎功能損傷患者
尚未在腎功能損傷患者中進行單獨的研究,因此無法提供推薦劑量。腎功能損傷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愛達羅。
對駕駛和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
愛達羅對駕駛和機器操作能力無影響或影響可忽略不計。
請置于兒童不易拿到處。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
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至少120天內,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應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妊娠及新生兒
孕婦使用依若奇單抗的數據尚不充足。動物研究未發現愛達羅對妊娠、胚胎/胎兒發育、分娩或出生后發育有直接或間接的損害作用(見藥理毒理)。為防止意外,妊娠期間最好避免使用愛達羅。
哺乳
尚未在妊娠女性中開展依若奇單抗治療的試驗。此外,尚未進行研究來確定依若奇單抗是否存在于乳汁中或評估依若奇單抗在母乳喂養嬰兒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依若奇單抗在用藥者的乳汁被嬰兒吞食后是否會全身性吸收。由于依若奇單抗可能會對哺乳期嬰兒產生不良反應,因此需權衡哺乳對嬰兒的益處以及愛達羅對女性患者的益處,從而決定是否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120天內停止哺乳或終止愛達羅治療。
生育
尚未評價依若奇單抗對人類生育能力的影響(見藥理毒理)。
兒童用藥
尚未確定愛達羅在18歲以下兒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療效。
老年用藥
基于群體藥代分析,在18.0~78.0歲范圍內,年齡對依若奇單抗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無顯著影響。
與較年輕的患者相比,65歲及以上的患者接受愛達羅治療時,在安全性方面未觀察到明顯差異。由于65歲及以上患者的人數較少,不足以確定他們的療效及安全性是否與較年輕的患者存在差異。
藥物相互作用
依若奇單抗是一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尚未進行與其它藥物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研究。因為單克隆抗體不經細胞色素P450(CYP)酶或其他藥物代謝酶代謝,所以合并使用的藥物對這些酶的抑制或誘導作用預期不會影響依若奇單抗的藥代動力學。
已知在慢性炎癥期間,細胞因子水平(例如IL-1、IL-6、IL-10、TNF-α、IFN)的升高可能會影響CYP450酶的生成。盡管尚未報道IL-12/IL-23與CYP450酶的相互作用,基于同類藥物在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中的探索性藥物相互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與CYP1A2、CYP2B6、CYP2C9、CYP2C19和CYP3A4代謝的化合物(治療窗較窄的藥物除外)產生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較低。與CYP2D6代謝的化合物不能排除產生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因此,在接受治療且同時接受CYP450底物的患者中,特別是那些治療窗較窄的患者,應考慮監測治療效果或藥物濃度,并根據需要調整藥物的劑量。
使用愛達羅不應同時給予活疫苗(見注意事項)。
尚未在銀屑病試驗中評估愛達羅與免疫抑制劑(包括生物制劑)或光療合用的安全性和療效(見注意事項)。
【
愛達羅藥物過量】
臨床試驗中單次皮下給藥劑量最高達540mg,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如發生用藥過量,患者應立即就醫,監測患者是否出現任何不良反應的癥狀或體征,并立即采取適當的對癥治療。
【
愛達羅藥理毒理】
【
愛達羅藥代動力學】
依若奇單抗的PK數據來自于6項在中國開展的臨床試驗。依若奇單抗皮下注射的給藥劑量有:45mg、90mg、135mg、180mg和270mg(Q8W或Q12W)及單次給藥540mg。依若奇單抗靜脈注射的給藥劑量有:4mg/kg、6mg/kg和9mg/kg,其中935例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納入群體藥代動力學分析:
吸收
單次皮下給藥后,依若奇單抗的暴露量(Cmax和AUC)呈隨劑量增加而增加的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征。依若奇單抗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64.3%。
單次皮下注射135mg依若奇單抗后,血藥濃度達峰時間(Tmax)中位值為7.13(2.00-17.0)天,達峰濃度(Cmax)均值(變異系數)為12.1(19.7%)μg/mL。
分布
單次皮下注射依若奇單抗后,表觀分布容積(V/F)均值(變異系數)為8.97(15.3%)L。
代謝
尚未進行特異性的代謝研究。依若奇單抗作為一種人IgG單克隆抗體,代謝途徑與內源性IgG相同,主要降解為小肽和氨基酸。
消除
單次皮下注射依若奇單抗后,消除半衰期(t1/2)均值(變異系數)是24.3(26.1%)天。表觀清除率(CL/F)均值(變異系數)為0.254(22.8%)L/day。
多次給藥后(135mgQ12W),依若奇單抗暴露量無明顯蓄積(蓄積比為1.11),穩態峰濃度(Cmax,ss)均值(變異系數)為13.6(21.3%)μg/mL。穩態谷濃度(Cmin,ss)均值(變異系數)為1.73(64.8%)μg/mL。
特殊人群
針對5項臨床試驗中總計935例中度至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進行了群體藥代動力學分析。
老年人群
群體藥代分析中有25例(2.67%)≥65歲患者。在18.0-78.0歲范圍內,年齡對依若奇單抗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無顯著影響,無需進行劑量調整。
腎功能損傷
群體藥代分析中有127例(13.6%)輕度腎功能損傷患者,輕度腎功能損傷患者的CL/F與腎功能正常患者的CL/F無明顯差異。目前尚無充足中重度腎功能損傷患者的研究數據支持分析。
肝功能損傷
群體藥代分析中有78例(8.3%)輕度肝功能損傷患者,輕度肝功能損傷患者的CL/F與肝功能正;颊叩腃L/F無明顯差異。目前尚無充足中重度肝功能損傷患者的研究數據支持分析。
【
愛達羅臨床試驗】
【
愛達羅貯藏】
于2-8℃避光保存和運輸,避免劇烈晃動,請勿冷凍。
【
愛達羅包裝】
愛達羅直接接觸藥品的包材為:預灌封注射器組合件(帶注射針)、預灌封注射器用溴化丁基膠活塞。
1支/盒:預灌封注射器。
【
愛達羅有效期】
18個月
【
愛達羅執行標準】
YBS00172025
【
愛達羅生產持有人】
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愛達羅生產企業】
康融東方(廣東)醫藥有限公司
這有依若奇單抗注射液(愛達羅)說明書/副作用/效果、不良反應、適應癥、生產企業、性狀、用法用量、批準文號、有效期禁忌癥及其價格等信息,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