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晚期癥狀往往是現實性焦慮和期待性焦慮的相互混雜,由于晚期病人既要面臨自身疾病的不斷惡化、生命質量急劇下降的特殊環境和特殊事件,又通常會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以及可能會由此導致各種重大喪失的嚴重后果。根據焦慮癥晚期癥狀的發生和表現,臨床上將焦慮分為急性發作和慢性持續兩種狀態。
焦慮癥晚期癥狀常見癥狀處理
1.解除焦慮癥晚期癥狀的軀體不適
臨床研究表明,晚期病人焦慮癥狀的發生與軀體疼痛等不適癥狀的存在具有顯著相關性。因此,解除晚期病人的各種不適癥狀對于緩解焦慮通常會有積極的效果。
2.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向焦慮癥晚期癥狀病人和家屬提供積極的支持
臨終關懷團隊成員包括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及其他人員,應根據晚期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利用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同他們深入地討論其所面臨的特殊處境,以及所預感到的各種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包括瀕死和死亡的威脅。國內外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適時向晚期病人及家屬提供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對促進晚期病人“健康地”度過臨終階段心理發展的“焦慮期”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3. 焦慮癥晚期癥狀藥物治療
精神科藥物對晚期病人焦慮癥狀的治療作用非常有限。可根據晚期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對癥處理。臨床上常用抗焦慮藥和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抗焦慮藥(anxiolytics)的種類繁多,目前應用最廣的是苯二氮類(benzodiazepines, BZ)。該類藥物具有抗焦慮、鎮靜、催眠、抗驚厥、中樞性骨骼肌松弛和增強麻醉藥藥效等作用。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雖然是一類比較安全的藥物,但在臨床使用時也須注意其不良反應和禁忌證。
具體用藥的選擇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在臨終關懷實踐中治療焦慮癥狀,可根據焦慮癥晚期癥狀病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以下藥物:
(1)安定(Diazepam)
安定的特點是鎮靜作用強,口服易經胃腸道吸收。如果晚期病人是原發或轉移性
肝癌或肝功能不正常者,或是年老體弱者,一般選用去甲羥基安定(Oxazepam)或氯去甲羥基安定,這兩種藥物都是安定的最終代謝產物,不需在肝內代謝,可直接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排出。
用法:口服:每次5~10 mg,每日2~3次。
(2)氯丙嗪(Chlorpromazine)
用法:口服:每次10~25 m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