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兒腦癱日常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使小兒腦癱患兒的各項生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或代償,重建部分肢體功能,降低其殘障程度,改善生存質量 ;以解除或減少家人及社會負擔。
小兒腦癱為腦性癱瘓的簡稱,是指小兒因多種原因(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疾病。嚴重者伴有智力不足。
癲癇、肢體抽搐及視覺、聽覺、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
腦癱可以導致多種并發癥或者疾病的發生,對小兒的身體造成的是全面的傷害。比如癲癇。據統計約有半數伴發癲癇。約20%的腦癱病兒有眼的障礙,注要為內斜、外斜等眼球協調障礙,其次為眼震和凝視障礙及
近視、上方視麻痹等。由于發聲、構音器官的運動障礙和四肢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能和生長環境等原因導致。智能、情緒問題,并發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動、情緒不穩,自閉亦多,智商測定困難。健康和體力的障礙:腦癱病兒一般身長較正常兒童矮,營養亦差,常有呼吸障礙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智力低下是最常見的腦癱危害,約有2/3以上的腦癱患兒智能落后,約1/4為重度智能落后,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能更差。2、腦癱的危害也會導致視力障礙,經研究調查,約25~50%的腦癱患兒伴視力障礙,最常見的腦癱患者為眼球內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
弱視、斜視等。少數有眼震,偶為全盲。3、大多數的腦癱患兒有不同程度語言障礙。表現為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困難,構音不清,不能說成句的話,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的腦癱患兒完全失語。痙攣性四肢癱,雙側癱患兒也常伴語言障礙。這些都是由于腦癱的危害所導致的。
因此,對于腦癱小兒要積極進行治療,尤其是要積極進行康復訓練。運動康復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訓練,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和作業療法以達到訓練手的功能。使用矯形器具,對已發生嚴重攣縮和畸形者可予以矯治。并存障礙治療 如及時控制癲癇發作,矯治視覺、聽覺和口面功能障礙,改善和發展認知功能,進行語言訓練。促進智力發育,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為將來參與社會活動創造條件。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矯治情緒、糾正行為異常,增加患兒克服困難的信心,培養 社會交往能力。
治療腦癱,關鍵是一個“早”字,孩子的未來是無價的,一旦病情檢查確認后,無論病情是輕是重,都要馬上積極治療,不可猶豫,即使病情到了相對嚴重階段,也不應灰心,放棄,要拽緊最后一線機會不放手,將治療進行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