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癥是臨床上發病率很高的疾病,同樣也屬于自身免疫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一,目前,關于多發性硬化癥的病因尚不是很明確,很可能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或者感染因素有一定的關系。臨床上出現多發性硬化癥的表現十分的多樣,主要有精神癥狀,言語出現障礙或者運動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等,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還會出現喪失勞動的能力。
多發性硬化癥的并發癥:
1、褥瘡:如果發生脊髓橫斷性損害,患者就會出現病灶水平以下截癱、皮膚受壓后、神經功能障礙、長期臥床、營養缺乏、血液循環不良、容易破潰,形成褥瘡難以愈合。
2、發作性癥狀:皮膚灼熱痛、痛性強直性痙攣多被認為是髓鞘脫失導致神經間傳導短路造成、病灶發生在上頸段脊髓、交感神經中樞受刺激、可出現手腳多汗、受破壞時,手腳干燥無汗。
3、大小便障礙:早期神經功能突然受損,大小便不能順利排出,造成大小便潴留。后期形成神經原性膀胱,出現尿頻尿急尿溢出,膀胱內殘余尿增加。是在多發性硬化癥的不同階段,如果雙側錐體束受損,就會很很容易帶來大小便障礙。易引發尿路感染。
4、抑郁:因為多發性硬化癥病理過程可以引起心理問題。疾病的致殘性使患者運動障礙,限制自身活動與社會隔離逐漸出現神經心理缺陷,發生抑郁。建議:正確對待生病。早期復發,神經功能受影響不重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和家庭勞動。活動受限的患者如有肢體功能殘存,也應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增強自信。影響較明顯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抑郁藥物。
5、痙攣性癱瘓:多發性硬化癥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突出特征是痙攣。由于失去上運動神經元的控制,下神經元功能亢進,肌肉張力增高,往往伴有肌無力,使患者活動受限。咽喉部位肌肉痙攣,形成假性球麻痹,出現飲水嗆咳,說話不流利,吞咽困難。雙上肢痙攣的,使手活動不靈活,雙下肢痙攣患者多有步態不穩、平衡障礙、容易跌倒致傷。
多發性硬化癥的生活護理
1、平時注意鍛煉身體,防止病邪的侵襲,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2、避免手術、外傷、受寒、分娩等誘發因素。
3、起居有常,節制性欲,避免房勞過度損傷腎中精氣。
4、高溫可阻礙神經傳導,要避免用熱水浴與其他熱療等。
多發性硬化癥的護理其實很簡單,首先是心情要保持愉悅,適當鍛煉身體,在飲食上要合理的調節,可以有效緩解此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