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不育夫婦的病因,指導臨床治療。
方法:回顧分析206例不育夫婦的臨床資料。
結果:女性繼發性
不孕因素高于原發性不孕組,原發性因素主要為排卵障礙,繼發性因素主要為輸卵管阻塞。男性原發性不育因素高于繼發性不育組,原發性因素主要為精液異常,繼發性不育主要為男性副性腺感染、免疫學病因。
結論:不論原發或繼發不孕,男女雙方應同時檢查和治療,并應重視感染、免疫因素引起的繼發不孕。
資料與方法
2005年2月~2009年2月不育癥夫婦206例,女21~43歲,男25~45歲;病程2~10年;療程2個月~2年;其中原發不育癥93對(45.15%),繼發不育癥113對(54.85%),發生于足月產后者18例(15.93%),人工流產后60例(53.11%),自然流產后者23例(20.38%),取宮內節育器后者12例(10.56%)。
檢查及診斷方法:男方通過詢問病史,全身體檢及生殖器檢查,采用WHO精液分析方法,對不育男方進行3次以上精液分析。女方常規詢問病史,進行全身體檢及婦科檢查、白帶化驗、輸卵
管通液、碘油造影、B超盆腔臟器檢查及排卵檢測、激素測定、宮腔鏡檢查等。免疫檢測測男女方血清抗體、血型、雙方染色體檢查。
治療方法:針對不同病因對雙方進行治療,①對排卵障礙者,采用克羅米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治療。②輸卵管阻塞者,以抗生素治療、經后抗生素宮腔注射,配合中藥、理療等,嚴重者采用輸卵管整形、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等。③男性精液異常者,針對病因采用藥物治療。④免疫因素不育者,以潑尼松配合阿司匹林治療抗磷脂抗體陽性,抗生素配合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治療抗精子抗體陽性,內美通治療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⑤子宮病變者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如子宮黏膜下肌瘤、內膜息肉、子宮縱隔、宮腔粘連等,可行宮腔鏡下切除、粘連分離或矯形手術。⑥嚴重的輸卵管阻塞者或個別
男性不育者應用輔助生育技術進行治療。
結 果
不育夫婦男女方異常數比較:206對不育夫婦中,單純女方異常者89對(43.20%);單純男方異常者43對(20.87%);雙方均異常者74對(35.92%),提示女方繼發性不孕因素高于原發性不孕組,男方原發不育因素高于繼發組,經統計學處理,P<0.01,差異有顯著性。
女性不孕因素163例,原發組與繼發組不孕原因比較見表1。男性不育因素117例中,原發組與繼發組不育原因比較見表2。
討 論
本資料提示生殖系統感染是導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且應警惕泌尿生殖系統的特殊感染。
男性因素導致不育不容忽視:本資料顯示女方因素致不孕占43.20%,男方因素占20.87%,雙方因素占35.92%,說明不育夫婦男女雙方因素的重要性,不論原發或繼發不育癥,男女雙方應同時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時機。
免疫學因素對不育的影響值得進一步重視:近年來對不明原因不育夫婦的研究發現,在這些不孕夫婦的體內存在著抗磷脂抗體(APA)、抗精子抗體(AsAb)、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抗卵巢抗體(AoAb)、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抗體(AhcgAb),并證實了這些抗體對不孕產生的影響。目前認為APA是引起流產和不孕癥的最主要的自身抗體[1]。本資料女性僅單純免疫所致不孕為7.98%,男性不育繼發組陽性率為23.53%,以上說明免疫學因素檢出率近來有上升趨勢,在不育因素中日益受到重視。
參考來源:《中國社區醫師》2009年9月11卷17期;《不育癥夫婦206例病因臨床分析》;李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