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3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戒煙日。為此,本文收集了有關吸煙危害的一些資料。煙草最早產于南美州。在公元1600年前后傳入我國。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每年消耗的煙草占世界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吸煙者約3億人,而且吸煙群體低齡化嚴重,不少中、小學生吸煙。此外,我國還有4億人受到被動吸煙的危害。因此,我國也是煙草的受害大國。
香煙煙霧中,92%為氣體,如一氧化碳、二 基亞硝胺、氫氰酸、氮等;8%為焦油,內含尼古丁、多環芳香怪、苯并芘、砷、β-萘胺和一些放射性物質,已被證實的致癌物質約有40余種。
煙焦油中,含量最多的是尼古丁,其毒性極大,成人致死量為50毫克。一支煙臺尼古丁1.3毫克,而且極易被呼吸道粘膜吸收。因此,連續抽60支煙就可能造成死亡。英國一項歷時40年的研究證明,中年吸煙者死亡率為不吸煙者的3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表明,目前全球每年死于與吸煙有關的各種疾病達300萬人。據有人研究推算,連續每天吸20支煙可使壽命縮短8 3年。
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3倍。如果每天吸煙35支以上,則其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45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的85%是由吸煙造成。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患肺癌的機會越多。30歲以前開始吸煙者肺癌的發病率比30歲以后開始吸煙者高5至6倍,可見青少年吸煙,其害更大。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對有大量吸煙經歷的11至22歲的200名青少年體檢,發現其中有48名已得肺癌。
英國學者報告該國吸煙醫生中,戒煙20年上的肺癌死亡率僅為持續吸煙者的七分之一,但仍比不吸煙者高1倍多。英國1951年醫生抽煙率為55%,到1971年已降到21%,而且每人日吸煙支數從平均10支減少到4支。
在美國,30%的癌癥死亡是由吸煙引起的。吸煙者喉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十幾倍;己戆┱96%為煙民。吸煙與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窟、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腎癌、子宮頸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生都有一定關系。吸煙者的口腔癌、食管癌、唇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4至5倍。飲酒可以強化香煙的毒性作用。美國酗酒與中毒全國研究協會警告,飲酒和吸煙都很多的人患癌癥的危險是正常人的44倍。
美國衛生福利部把吸煙對心血管的影響放在第一倍,它可加劇主動脈和冠狀動脈硬化。據統計,冠心痛和高血壓病患者中75%有吸煙史,冠心病發病率吸煙者比不吸煙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吸煙者比不吸煙者高6倍;吸煙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2至2.5倍。如果吸煙和高血壓同時存在,中風的苊險性就會升高近20倍。
吸煙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最終導致肺源性心臟病。據報道,1986年美國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者近1300萬人,到1991年已死亡9萬多人。其中吸煙是其主要病因。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較不吸煙者高2至4倍。
尼古丁還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系傷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數量減少、形態異常和活力下降,造成男子性功能減退和障礙,導致男性不育癥。
吸煙對婦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婦女吸煙可引起月經紊亂、受孕困難、宮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質疏杜、更年期提前。煙霧中的致癌物質還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所以孕婦吸煙能引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發育遲緩、新生兒低體重、可增加胎兒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使子代癌癥如肝癌發病率顯著增高。母親吸煙,生的孩子智力低下、反應遲鈍的較多。女性90%的肺癌、75%的饅性阻塞性肺病、25%的冠心病都與吸煙有關。吸煙婦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煙婦女高25%,患子宮頸癌的危險會增加1.5倍,如果生殖器官又感染了乳頭狀瘤病毒,患子宮頸癌的危險則會增加12倍。
吸煙還可引起煙草性弱視.老年人吸煙可引起眼底黃斑變性。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強烈噪聲中吸煙,會造成永久性聽力衰退.甚至耳聾。吸煙還與消化道潰瘍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被動吸煙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煙者周圍的人們、他們不自覺地吸進煙霧塵粒和各種有毒物質,被動吸煙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質濃度并不比吸煙者低。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煙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吸煙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動吸煙者。丈夫吸煙的妻子肺癌患病率為丈夫不吸煙的1.6至3.4倍,經常在丁作場所被動吸煙的婦女,其冠心病發病率也高于在無煙霧工作場所工作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