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關節的系統性炎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炎性腰背痛,部分患者可有外周關節炎、肌腱端病、眼炎及其它關節外表現。通常情況下,AS的治療包括患者教育、休息、適度的體能鍛煉以及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NSAID)的應用。對嚴重的頑固性AS病例可應用病情緩解藥物(DMARD)治療,但目前只有柳氮磺吡啶(SSZ)被證實可使有外周關節受累的AS患者受益。以下結合新近國內外文獻資料,簡介強直性脊柱炎藥物治療進展。
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
AS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和僵硬感,目前治療AS的主要藥物仍是NSAID。無論是急性發病還是在慢性病程中,都可用NSAID來改善脊柱或是外周關節疾病的癥狀。所有NSAID均可減輕疼痛(腰背痛、骶髂關節痛、外周關節炎引發的疼痛和間或出現的足跟痛)、僵硬感和改善脊柱活動度。
新近研究認為,65%~83%的AS患者需要規律使用NSAID,相當一部分患者還需要加用其它鎮痛藥。多數對照研究顯示,不同的NSAID在改善癥狀上無差異,但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吲哚美辛與保泰松療效比其它NSAID好。對一種NSAID出現不良反應者不一定對另一類NSAID出現同樣的不良反應,一般認為應用NSAID3~7天無效者可換用另一種,如四種NSAID均無效,則認為該患者屬頑固性或難治性病例,需要選用其它治療藥物。
目前還不清楚長期持續使用NSAID是否比間斷使用好處多。尚未證實NSAID對脊柱強直與骨化的進展過程有何影響,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保泰松可延緩AS患者腰椎的骨化。
NSAID的主要問題仍是胃腸道和腎臟的副作用,與NSAID抑制環氧合酶-1(COX-1)有關。最近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AS患者主要的醫療費用是使用NSAID、治療NSAID不良反應以及監測與評價潛在毒性。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高選擇性的COX-2抑制劑,其中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發現,美洛昔康與吡羅昔康治療6周對AS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接近,但治療1年后美洛昔康因不良反應引起的停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一項隨機的安慰劑對照研究評估了塞來昔布對AS的短期療效,246個活動期的AS患者分別服用了安慰劑、塞來昔布(100 mg,bid)或酮洛芬?100 mg,bid?。結果顯示,治療6周后,塞來昔布和酮洛芬組的疼痛和功能狀態改善均優于安慰劑組,塞來昔布組又優于酮洛芬組。
皮質類固醇激素與特異性治療
小劑量口服激素也許有益于AS,但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因為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其副作用較為嚴重。
對外周關節炎可行關節腔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對那些頑固性的骶髂關節痛患者,CT引導下的骶髂關節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技術上可行。在一項歷時6個月的開放性的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中,納入10例明確骶髂關節炎癥的AS患者(其中有3例患者是雙側疼痛);颊叻譃閮山M,其中一組骶髂關節內注射1.5 ml長效激素?相當于潑尼松62.5 mg?,對照組注射同體積生理鹽水,分別由醫師和病人進行雙盲評價(采用VAS 10 cm記分法),結果表明,藥物起效時間是1~15天,其中8/13個關節的患者在前3天內起效,注射第1個月后,藥物組85%患者取得了良好療效,第6個月,58%的患者骶髂關節癥狀仍保持緩解,疼痛指數下降了33%(P<0.05),單足跳是臨床特點中長期改善最為明顯的。
該研究表明,骶髂關節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各項觀察指標均明顯改善。同樣,類似足跟痛樣的肌腱端病也可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治療。
病情緩解藥物
當NSAID治療不能滿意地控制病情、患者對NSAID耐受性較差,或者當患者出現了如關節外癥狀等嚴重情況時,才考慮應用DMARD。到目前為止,只有SSZ被證實有效,且該藥主要對患者的外周關節有效,但對脊柱和肌腱端病無效或效果不佳。
其治療AS的基本原理在于研究發現,AS患者有回腸炎癥以及AS與炎性腸。ǎ茫颍铮瑁畈『潰瘍性結腸炎)有相關性。90年代,對SSZ治療AS療效的回顧性綜述分析顯示,SSZ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療效,能改善患者的晨僵、疼痛癥狀和一般狀況,而其它治療藥物(青霉胺、抗瘧藥以及金制劑)都未能證實可使AS患者受益。
甲氨蝶呤
葉酸拮抗劑甲氨蝶呤(MTX)廣泛用于治療RA。最近的兩項開放性研究評估了MTX對頑固性AS患者的療效。一項歷時3年的研究發現,17例AS患者對MTX治療反應良好,僅外周關節炎和虹膜睫狀體炎無變化。重要的是,影像學檢查未發現AS患者脊柱和骶髂關節有加重趨勢。
另一項研究歷時1年,觀察了MTX對34例有脊柱病變AS患者的療效,其中53%的患者臨床癥狀有改善,并減少了NSAID劑量、血沉(ESR)降低,特別是外周關節炎癥狀明顯改善,但脊柱癥狀沒有變化。還需進行安慰劑對照試驗來確定MTX對AS的療效。
帕米膦酸鹽
帕米膦酸鹽(pamidronate)是一種二膦酸鹽類藥物,有抑制骨再吸收的作用,常用來治療代謝性骨病(如佩吉特病、轉移性骨病和高鈣血癥)及多發性骨髓瘤。最近的研究發現,它還抑制白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IL-6等細胞因子產生并且可以抑制關節炎動物模型的炎癥反應。最近的一項開放性研究評估了該藥對頑固性AS的療效,主要評價該藥對疾病活動性及患者功能等臨床指標BASDAI、BASFI、BASMI和炎性指標(ESR)的影響。16例患者平均分成2個劑量組,第1組,靜脈注射30 mg 帕米膦酸鹽,每月1次,持續3個月,隨后3個月內,靜脈注射60 mg,每月1次;第2組只給予靜脈注射60 mg帕米膦酸鹽,每月1次,連續3個月。結果顯示,第1組的上述指標均有顯著改善。第2組中,只有對髖關節和脊柱活動度量化評估的BASMI有一定改善。第1組ERS進行性下降,至第6個月下降最為顯著。該研究表明,帕米膦酸鹽有抗炎作用,可改善活動性AS的脊柱癥狀。研究者接著又采用雙盲對照試驗比較了38例AS患者每月給予帕米膦酸鹽60 mg和10 mg(其作用等同于安慰劑)的差異,研究進行了6個月。結果顯示,60 mg組臨床和功能指數均大大改善,而其炎性指標[ESR、C反應蛋白(CRP)]卻無顯著變化。該研究結果肯定了先前的研究結果,帕米膦酸鹽能使活動性AS患者受益。而另一項研究發現,帕米膦酸鹽治療6個月僅能改善AS患者的BASDAI積分,而對其它臨床、功能與實驗室指標均無改善。
TNF-α在免疫反應中具有介導炎癥和免疫調節作用,其效應包括:激活淋巴細胞、釋放其它細胞因子(如IL-1、IL-6)、前列腺素和金屬蛋白酶;也可以促進血管形成和調節黏附分子作用。在AS患者的骶髂關節活檢組織中,發現大量TNF-α mRNA表達,說明TNF-α參與了AS的發病機制。AS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高于非炎性下腰痛患者。此外,AS和脊柱關節病患者具有的亞臨床腸道炎性病變和Crohn病相似,而抗TNF-α治療對Crohn病有效。因此,抗TNF-α治療對AS同樣奏效。 已用于治療AS的抗TNF-α藥物有單克隆抗體cA2(infliximab)。它是一種人鼠IgG1κ同型鏈上的嵌合性中和單克隆抗體。有兩項開放性試驗評價了該藥對AS的療效? 第一個試驗驗證了該藥對11例疾病活動性嚴重受限的難治性AS患者的療效。患者分別在第0、2和6周靜脈輸注infliximab,劑量為4 mg/kg。結果表明,參試患者在疾病活動性、功能、疼痛記分(BASDAI、BASFI、BASMI)和生活質量方面,均有顯著改善。血清炎性標記物(ESR、CRP和IL-6)水平顯著降低。該研究同時采用磁共振(MRI)了解脊柱炎癥情況;颊呷脒x時,5例患者中的3例有脊柱炎性活動,在3次注射后的6周內,脊柱的動態MRI檢查發現,炎癥有所減輕或無變化。21例脊柱關節病患者參與了另一項試驗,其中包括10例AS、9例銀屑病關節炎和2例分類未定脊柱關節病患者,分別采用與第一個試驗同樣的治療和觀察方案。結果發現,所有患者的脊柱和外周關節癥狀均得以改善,血清中炎性標記物也顯著下降。第1次注射3天后,就可觀察到癥狀的改善并且一直持續3個月。研究顯示,該治療方案耐受性好,無嚴重不良反應(僅在個別病例觀察到頭暈、頭痛、疲勞、腹瀉和心悸等癥狀)。
上述兩項試驗均明確支持抗TNF-α治療AS非常有效。但是,這兩項試驗只是對抗TNF-α治療的短期療效(3個月)進行評價,沒有設對照組,也未作隨機化處理,仍需進一步的長期隨訪的大規模雙盲對照試驗驗證。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應停?有特異性免疫調節作用。它能抑制單核細胞產生TNF-α,也能協同刺激人T淋巴細胞,輔助T細胞應答,還可抑制血管形成和黏附分子活性。體外試驗可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單核細胞產生IL-12。因此,其不僅有助于治療多種疾病,如感染性疾。轱L和HIV)和惡性疾。ǘ喟l性骨髓瘤),而且也可以治療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腸病和RA)。由于TNF-α在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治療這些疾病的機制主要與其抑制TNF-α產生有關。
沙利度胺在治療同時具有脊柱和外周關節疾病的2例嚴重的頑固性AS患者時發現,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與癥狀相平行的炎癥參數(ESR和CRP水平)下降。由于出現了白細胞減少癥,沙利度胺劑量由300 mg/d減至200 mg/d。國內有研究表明,沙利度胺200 mg/d對19/26例難治性AS患者有效,主要通過調節致炎因子如TNF-α、IL-1β、IL-6和MIP等的表達發揮作用。主要不良反應包括困倦、口苦、頭皮屑增多和口干。未發現外周神經疾病和白細胞減少癥。沙利度胺因其致畸性而受到關注,有生育能力的女性需采取嚴格的避孕措施。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郁藥物,有5-羥色胺和抗膽堿酯酶活性,主要有鎮靜、止痛和催眠作用。有研究證明,小劑量阿米替林可用于治療纖維肌痛和疲勞感。該藥物本身并無抗炎作用,但卻是小劑量NSAID治療最好的輔助治療方式。研究發現?疲勞是大多數AS患者的主要癥狀,嚴重的疲勞感會導致其患者活動能力降低,引起晨僵感和疼痛加重,并有明顯的睡眠障礙。最近一項研究觀察了小劑量阿米替林(30 mg,每晚1次)對100例AS患者的療效。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阿米替林組所有的評估指標均得以明顯改善,安慰劑組只有疼痛、晨僵和BASFI有所改善。阿米替林組睡眠得以改善的患者人數遠遠高于安慰劑組(66%對20%,P<0.001)。結果證明,小劑量的阿米替林耐受性好并可顯著改善睡眠狀況。雖然阿米替林提高了AS患者睡眠質量,但晨僵感并沒有加重,事實上,患者的關節僵硬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因此,阿米替林治療AS的最大優勢在于,它可促進睡眠的完整性并由此減輕了疲勞感。
對強直性脊柱炎藥物療效的臨床評價
由于AS炎癥部位(如骶髂關節)深在,病變組織難以得到,對疾病活動性的評價盡管有120多種方法,但得到廣泛認可的不多。由于脊柱活動度難以定量評價,對AS藥物療效的臨床評價一直存在爭論。
EULAR年會上,有學者提出,藥物對AS患者療效的評價應包括對中軸關節、外周關節、關節外表現和肌腱端炎4部分的療效。近年來,國際上對外周和中軸關節病變已建立了許多評價方法,但對關節外表現,尤其是對肌腱端病療效的評價,目前還缺乏廣泛認可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