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肝下緣常可在右肋弓邊緣或稍低處觸及,如果能觸及病人肝臟,應叩診確定肝臟上界以排除肝下垂.連續監測肝臟大小對判斷預后具有重要價值,例如暴發性肝炎時肝臟急速萎縮和腫瘤轉移時肝臟增大均提示預后較差.有觸痛的肝臟快速增大可能伴有肝內囊性或實質性出血.
觸診時肝臟的質地與其大小一樣重要.正常肝臟質柔軟,邊緣較銳,表面光滑,這些特征在急性肝炎,肝臟脂肪浸潤,肝淤血和早期膽道梗阻引起肝腫大時仍常存在.肝硬化時,肝邊緣通常變硬,變鈍,而且不規則,偶爾可觸及單個硬化性結節,若能觸及明顯的包塊則提示惡性浸潤.肝區摩擦音和雜音盡管少見,卻是提示腫瘤存在的另一重要線索.
肝臟觸診時,常因病人焦慮而疑為有肝壓痛存在.用沖擊診或壓迫肝肋區的方法可很好地引出肝壓痛(一種深部痛).急性肝炎,肝淤血及肝臟惡性腫瘤常伴有肝區壓痛,但很少有自發性右上腹不適,偶爾出現劇烈肝區疼痛和壓痛時酷似外科急腹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