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anti-cancer action
mechanism research general situation
姚毅敏 (解放軍第42 中心醫(yī)院,614100)
中圖分類號:R 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07-2286(2006)01-0071-01 證型:IAD
【關鍵詞】中藥抗癌;機理;概況
腫瘤是目前人類健康的大敵,是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因此,腫瘤學一直是醫(yī)學研究的重點。腫瘤治療中,除了傳統(tǒng)的手術,放療與化療,應用中藥進行綜合調(diào)節(jié)治療也是近年研究的熱點領域。
抗腫瘤中藥的特點:1 抗腫瘤中藥多屬于植物多糖類,具有生物調(diào)節(jié)劑的作用。2 可通過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發(fā)揮抗腫瘤的作用。如黃芪既可以增強T、B 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又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使后者分泌細胞因子增多,進一步增強T 細胞的殺傷活性。3 抗腫瘤的機制多樣,同一種中藥有多個抗腫瘤機制,而不同的中藥可能具有相同的抗腫瘤作用機制。4 大部分抗腫瘤中藥少有毒副作用。
抗腫瘤中藥的作用機制:
1 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與增殖。蛇床子中含有一定抗腫瘤成分如棕櫚酸、花椒酚,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生長,延長荷瘤小鼠的生命,劑量在0.06~0.21mg/g.d時,效果明顯[1]。此外,有體外實驗證明黃芪可直接殺傷肝癌細胞,亦能抑制其生長[2]。
2 通過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達到殺傷腫瘤的目的。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免疫狀態(tài)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因此免疫調(diào)節(jié)是最普遍的中藥抗腫瘤機制,中藥植物多糖多以這種機制發(fā)揮作用。(1)增強T、NK、B 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促進其增殖分化。淫羊藿多糖可抑制腫瘤生長,對小鼠胸腺細胞有促進3H-TdR 摻入的作用。提示可促進小鼠T 淋巴細胞的增殖,同時對增加小鼠脾臟的3H-TdR 摻入,說明該藥物亦有刺激B 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3]。川牛膝多糖能夠增強NK 細胞的殺傷活性,從而殺傷腫瘤細胞[4](2)促進巨噬細胞的增殖、活化,通過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導致免疫監(jiān)視功能的增強,發(fā)揮抗腫瘤功能商陸多糖是商陸塊根的重要成分,可以使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進而可引起IL-1,TFNα的分泌增多,調(diào)節(jié)淋巴細胞活性發(fā)揮抗腫瘤作用[5], (3)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與共刺激分子的表達,增強免疫應答。商陸多糖能促進IL-1 與TNFα的分泌,刺五加多糖能明顯誘導干擾素的產(chǎn)生[6]。(4)抑制促進抗體、補體等免疫分子的產(chǎn)生,增強體液免疫應答。在腫瘤免疫中,主要是細胞免疫發(fā)揮作用,但體液免疫也發(fā)揮一定的作用牛膝多糖是從牛膝中分離的一種小分子多糖類化合物,研究表明它具有顯著的增強機體免疫的作用,能升高血清補體和抗體分泌細胞的數(shù)目,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的水平
[7]。
3 影響物質(zhì)代謝,抑制腫瘤的生長。不少中藥可以通過影響體內(nèi)重要生理活性物質(zhì)的代謝實現(xiàn)抗腫瘤功能的。巨噬細胞表面有植物多糖的受體,能由此而活化,影響到細胞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生較多的NO 與H2O2,這些活性物質(zhì)對腫瘤生長有抑制作用[8]。
4誘導腫瘤細胞分化,促進凋亡。中藥丹參、地黃、人參、玉竹等均有誘導腫瘤細胞分化、凋亡的作用,其機制主要有:(1)影響和阻滯腫瘤細胞的生長周期;(2)影響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達;(3)誘生和促使機體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4)增強NK細胞活性;(5)糖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6)影響信號分子等。
5應用于放療、化療的病人,有減毒作用。腫瘤患者一般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狀況,在接受放療、化療之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更為低下。許多中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在與放療、化療
結(jié)合應用的同時,能有效改善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當歸等藥物,對造血干細胞有調(diào)控作用,可通過促進造血因子的產(chǎn)生與作用,進而升高血細胞,有效的治療放療、化療帶來的貧血、白細胞降低等,對患者的恢復有不可低估的作用[9]。
在中醫(yī)基礎理論指導下,中藥在治療癌癥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根據(jù)其基本藥理作用,可以分為五大類。
1 清熱解毒類,主要對惡性腫瘤病人的熱證、實證有消炎、殺菌、抑癌、退熱、解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苦參生物堿具有抗癌活性。實驗表明,苦參堿、氧化苦參堿、脫氫苦參堿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的A、B、C 堿對S-180 實體瘤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含白花蛇草素和三萜酸類成分,半枝蓮含有黃酮類成分及生物堿,均直接殺滅癌細胞;茜草提取物PA 對小鼠白血病、腹水瘤、大腸癌的轉(zhuǎn)移有預防作用;青黛中靛玉紅抑制腫瘤組織的DNA 合成,影響細胞的核酸代謝直接殺傷癌細胞。
2 活血化瘀類,這類中藥的基本藥理作用有兩點:(1).減弱血小板凝聚和粘著,使癌細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種植,從而減少血行轉(zhuǎn)移。如赤芍提取物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并且對C57BL 小鼠Lewis 肺癌和B16 黑色素瘤自發(fā)肺轉(zhuǎn)移有明顯抑制作用。(2).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管通透性,使癌瘤局部缺氧,從而提高化療放療敏感性。莪術、虎杖、穿山甲、凌霄花等通過促纖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huán)等多種途徑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并且使轉(zhuǎn)移灶內(nèi)新生的毛細血管退化及改善循環(huán)中的免疫識別。
3 扶正固表類中藥,可增強或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細胞數(shù),促進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如增加瘤細胞的免疫原性,使進入循環(huán)的瘤細胞控制在免疫監(jiān)視之下,提高具有細胞毒的T 淋巴細胞攻擊能力,使癌細胞失去轉(zhuǎn)移能力而崩解。此類中藥補氣、養(yǎng)血、滋陰、壯陽的作用,可誘導細胞因子如白介素 (IL-2)、干擾素(IFN)、腫瘤抑制因子(TNF)的釋放,促進淋巴細胞轉(zhuǎn)化,調(diào)整T 細胞亞群比例,提高NK 細胞、LAK 細胞活性。山藥中含有機鍺,可誘生干擾素,抑制小鼠Lewis 腫瘤的轉(zhuǎn)。
4 化瘀散結(jié)類,主要針對性地對甲狀腺癌、乳癌、宮頸癌、肺癌有作用。半夏的稀醇或水浸出液對動物實驗性腫瘤HCA、S180 和Heia 細胞都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5 利水滲濕類,濕健脾,滲泄水濕為主要功能,對癌性胸水、腹水,可減輕水腫,減少癌細胞轉(zhuǎn)移擴散,或直接殺滅癌細胞。主要藥有:五倍子、豬苓、野葡萄根、瞿麥等。
目前,從以上中藥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已應用到臨床并取得良好療效,如喜樹堿及其衍生物[10],長春新堿等。抗癌中藥的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周俊,程維興,許永華,等.蛇床子水提取液抑瘤用的實驗研究[J].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2;12(2)∶76-78.
[2]肖正明,宋景貴,徐朝暉,等.黃芪水提物對體外養(yǎng)人肝癌細胞增殖及代謝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000;8(1)∶46~48.
[3]丁雁,邢善田,周金黃.淫羊藿多糖促進小鼠T、3H-TdR 摻入和誘生干擾素作用的研究[J].解剖學報,996;27(1)∶69~74.
[4]李祖?zhèn)?川牛膝多糖藥效學研究.中藥材,1998;1(2)∶90~92.
[5]張麗.防風多糖JB0-6 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響及抗腫瘤作用的實驗
[J]. 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志,997;9(5) ∶ 53 ~ 561996,;35(2):119~128.
[6]楊吉成,劉靜山,盛作華.多糖類及刺五加甙類的干擾素誘生效應.中草藥,1990;21(1)∶27~29.
[7] 田庚元. 中藥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的研究和開發(fā)[J]. 中國新藥雜志,1999;8(11)∶721~724.
[8]WeatMA.Roleofcytokinesinleukocyteacti-vationphagocyticcells.In:Mechanis
mofLukocyteacti-vation.(EdsGristeinS,RotsteinOD).SanDiego,Aca-demicPress,
1990;145~179.
[9]王亞平,黃曉芹.當歸多糖誘導L-細胞產(chǎn)生造血生長因子的實驗研究[J].解剖學報,1996;27(1)∶69~74.
[10]崔嵐,王平全.抗腫瘤藥物喜樹堿衍生物的研究現(xiàn)狀及前景[J].中國藥房,2000,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