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神經衰弱是由于大腦神經活動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導致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而產生的一組以精神易興奮,腦情緒不穩定等癥狀為特點的神經功能性障礙。近期有防治神經衰弱新藥獲專利授權,成為萬眾期待。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病癥。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這會導致患者工作效率減退、精力不好,白天常打瞌睡,影響學習和工作,尤其是司機在行駛路上打瞌睡非常危險。因此,研制防治神經衰弱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發明的一種防治神經衰弱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獲我國發明專利授權。據介紹,該藥物具有療效好、服用無成癮性、制備工藝簡單、易于工業化等優點。
成都生物所的科研人員采用化學方法,制得蔞葉提取物浸膏或檳榔加蔞葉提取物浸膏。經動物實驗模型篩選發現,每公斤體重的動物服用100克蔞葉浸膏和每公斤體重的動物服用50克蔞葉浸膏以及每公斤體重的動物服用14克檳榔加蔞葉浸膏,均能明顯提高小鼠的興奮性,對神經衰弱所致的疲勞倦怠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蔞葉又名蒟醬、蘆子、檳榔蒟,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栽培植物,既具有獨特的民族食療文化,又有較好的藥用價值。據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蒟醬有破痰積、治心腹蟲痛、胃弱虛瀉、霍亂吐逆,解酒食味,散結氣、治牙痛等作用。
檳榔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功效主治驅蟲;消積;下氣;行水;截瘧。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后重;腳氣;水腫;瘧疾。檳榔的藥理作用有驅蟲、擬膽堿作用、對中樞的作用、抗病毒。
神經衰弱多發于青壯年,16~40歲之間多發,兩性無差別,以腦力勞動者,青年學生多見。神經衰弱癥接近于百分之十四,在各種神經癥中依舊是發病率最高的。而神經衰弱癥是一種病因復雜的整體性疾病,可能和軀體、精神,外界環境以及社會環境都有關系。新藥的研發將有助于神經衰弱患者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治療藥物。目前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有
安神鎮驚二十味丸,
順氣安神丸,
肉蔻五味丸、
檳榔十三味丸等,詳細用藥可咨詢
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