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泄是指性交時射精過早,甚或在陰莖尚未插入陰道之前,或一經接觸立即射精的現象,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通常指性交時間不足2min即射精,俗稱“見花謝”。本病為男科、泌尿科門診的常見病之一。根據門診200多例早泄患者的臨床癥狀,結合筆者的臨床經驗,試對早泄進行辨證分為4型治療,體會如下。
1
腎虛
主癥:腰腿軟,乏力,尿頻,性交射精過早,或一觸即泄,精液量少,舌淡紅,苔薄,脈細弱。偏腎陽氣虛弱者,伴見形寒肢冷,神倦,陰囊濕冷,精冷不育,便溏,或五更泄,陽萎,舌淡紅或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膩或白稍膩,脈沉遲無力,兩尺尤甚;偏腎陰精虧虛者,伴見形體消瘦,咽干,口渴喜飲,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兩目干澀,陽強易舉,舉而不堅,盜汗
遺精,精稀或伴不化,尿短赤,舌紅絳,苔少,脈細。治法:補腎固精。(1)偏腎陽氣虛衰型―壯陽補腎固精;(2)偏腎陰精虧虛型―滋陰補腎益精。方藥:(1)右歸丸加減:菟絲子15g,杜仲15g,當歸6g,肉桂3g,蛇床子15g,熟地15g,淮山藥30g,枸杞15g,鹿角膠15g,遠志10g;(2)知柏地黃丸加減:知母10g,黃柏10g,茯苓15g,合歡皮15g,澤瀉10g,牛膝10g,石棗10g,淮山藥30g,丹皮10g,黃精30g,麥冬15g。
2 心腎不交
主癥:形容憔悴,精神恍惚,虛煩少寐,健忘多夢,頭暈耳鳴,夜間口渴,咽干,手足心熱,精不自主,一觸即泄或遺精,舌苔薄黃,脈沉細或虛大而數。治法:交通心腎,調腎養心。方藥:金鎖固精丸加減:沙菀蒺藜10g,蘇芡20g,龍骨30g,牡蠣30g,鉤藤15g,郁金10g,合歡皮15g,元參12g,知母10g,五味子10g,太子參18g。
3 下焦濕熱
主癥:尿頻、尿赤,淋漓澀痛,少腹拘急,或寒熱,口苦,腰痛,便結或便不爽,同房一觸即泄,射精疼痛,或見血精,舌紅,苔薄或黃膩,脈弦滑。治法:清熱利濕通淋或清熱涼血通淋。方藥:八正散加減:瞿麥15g,蓄15g,澤瀉10g,木通6g,梔子10g,滑石30g,大黃(后下)2g,敗醬草15g,蒲公英15g,遠志10g,草梢3g。
4 肝郁
主癥:抑郁不暢,精神不振,胸悶脅痛,善太息,不思飲食,房事緊張,一觸即泄,或陰莖痿軟不舉,舌淡紅,苔薄,脈弦。治法:疏肝解郁,輔以心理疏導,并授予房事技巧。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0g,郁金10g,青皮10g,川芎6g,赤芍10g,牛膝10g,合歡皮15g,遠志10g,香附6g。
筆者臨證體會,早泄患者臨床表現經常是虛實夾雜,如腎虛肝郁、腎虛夾濕熱等,治療應分清主次。在對早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標本兼治,同時重視標的治療,幫助患者樹立起信心,治療將會事半功倍,如適當采用
避孕套或龜頭涂抹黏膜局麻藥等,減輕性交時對龜頭刺激的敏感性,可有效延遲性交射精時間。同時,治療中在辨證的基礎上酌加合歡皮、遠志、棗仁、蛇床子、金櫻子、龍骨、牡蠣等一些鎮靜、養心、固澀類的藥,療效更佳。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4年12月2卷12期;《早泄辨證論治初探》;李云峰 范定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