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克是一種生物制劑,通用名是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可能有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知道這個藥。用期間要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那么,使用強克可能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呢?
使用強克可能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呢?
使用強克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反應和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反應表現為注射部位輕度到中度的紅腫、疼痛、搔癢和腫脹等,一般不需停藥。注射部位反應通常發生在開始治療的第1個月內,平均持續3-5天,以后逐漸消失。其它不良反應包括皮疹、發熱、白細胞減少、頭痛、頭暈、腹瀉、惡心、乏力、面部腫脹等。
根據國外文獻報道,同類產品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及銀屑病的不良反應相似,不良反應還有如下報道,在使用本品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嚴重感染 在所有臨床試驗中,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出現的嚴重感染有:腎盂腎炎、支氣管炎、化膿性關節炎、腹部膿腫、蜂窩組織、骨髓炎、傷口感染、肺炎、足膿腫、腿部潰瘍、腹瀉、鼻竇炎和敗血癥。同類產品上市后,嚴重感染包括敗血癥和死亡也有報道。這些嚴重感染有些發生在開始使用后幾周內,很多患者除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外,同時還合并有如糖尿病、充血性心衰、慢性或活動性感染。一項有關敗血癥臨床試驗提示,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可增加敗血癥患者的死亡率。
強克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適用于中度及重度強直性脊柱炎或成年患者。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是一個二聚體的融合蛋白,包含人75KDa腫瘤壞死因子受體(TNFR)(p75)的細胞膜外配體結合部分與人IgG1的Fc片段,包含934個氨基酸,表觀分子量約為150K道爾頓(KDa)。 TNF是機體自然產生的一種細胞因子,參與正常的炎癥和免疫反應。在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病變的炎癥反應中,TNF起著重要的作用。TNF存在55KDa蛋白(p55)和75KDa蛋白(p75)兩類受體,它們均以單體的形式存在于細胞表面。TNF的生物學活性取決于它與細胞表面兩類受體分子的結合。 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的作用機制是競爭性地與TNF結合,阻止TNF與細胞表面TNF受體的結合,抑制TNF的生物學活性。
康德樂大藥房藥師溫馨提醒:老年患者與年輕患者在安全性與有效性上未發現顯著差異。由于老年群體一般易發生感染,在治療時應多予關注。患者要按照醫囑合理用藥,正確用藥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強克在康德樂大藥房有賣的,價格惠,正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