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是一種乳果糖口服溶液,它的主要成分為乳果糖,化學名稱為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呋喃果糖,在治療和預防肝昏迷和昏迷前狀態、便秘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乳果糖口服液(
杜密克)為無色至淡棕黃色澄明粘稠液體,微顯乳光。
便秘的人使用杜密克一般是30-45mL/日,而
肝昏迷患者使用杜密克一般是30-50mL,每日3次。不同人群使用杜密克的劑量不同,杜密克出現的副作用也會有所不同。
乳果糖無毒性,不良反應極少。用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液治療初始幾天可能會有腹脹,通常繼續治療即可消失;當劑量高于推薦治療劑量時,可能會出現腹痛和腹瀉,此時應減少使用劑量。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杜密克(通常僅見于PSE的治療),患者可能會因腹瀉出現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
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過去稱肝性昏迷(hepatic coma),是嚴重
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是肝性腦病的一線用藥。
肝性腦病可以分為門體分流性腦病和亞臨床或隱性肝性腦病。門體分流性腦病(porto-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強調門靜脈高壓,門靜脈與腔靜脈間有側枝循環存在,從而使大量門靜脈血繞過肝臟流入體循環,是腦病發生的主要機理。亞臨床或隱性肝性腦病(subclinical or latentHE)指無明顯臨床表現和生化異常,僅能用精細的智力試驗和(或)電生理檢測才可作出診斷的肝性腦病。
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為人工合成半乳糖和果糖的雙糖。乳果糖在小腸內不吸收和分解,而是完整的到達大腸。在那里被細菌分解為短鏈脂肪酸,使腸道pH值降低,促進結腸的蠕動。短鏈脂肪酸可使腸內滲透壓升高,大便中水分增加,體積增大從而迅速排空。由于兩種途徑共同作用,從而使便秘得到緩解。乳果糖口服液具有療效好,副作用輕,口感好,服用方便的特點。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是治療肝性腦病的一線用藥。
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口服后幾乎不被吸收,可以原型到達結腸,繼而被腸道菌群分解代謝。在25-50克(40-75毫升)劑量下,可完全代謝 ;超過該劑量時,則部分以原型排出。
那么,在服用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液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便秘治療劑量下,杜密克不會對
糖尿病患者帶來任何問題。但注意用于治療肝昏迷或昏迷前期的杜密克劑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2、乳果糖制劑中含有一定量半乳糖,所以半乳糖血癥患者(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缺乏)禁用。
3、使用杜密克時應注意避免與半乳糖血癥;腸梗阻、急腹痛及其他導瀉劑同時使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據現有資料,推薦劑量的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