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
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指標,控制血糖也成了廣大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日前,在“中國糖尿病管理十年回顧和展望”研討會上,專家指出,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在長期管理中要做到“三必須”:即必須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必須早期干預、必須規(guī)范用藥。
必須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據(jù)最新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中國已有超過9400萬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增速迅猛,大多伴有肥胖、血脂紊亂和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從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會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內分泌主任紀立農教授指出,當高血糖、
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的“會師”,不但加大了血糖控制的難度,而且還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頭號殺手”,約80%左右的糖尿病相關死亡與心血管病有關。
提示: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關系十分密切,體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危險性至少增加5%;血脂紊亂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根“導火索”;而高血壓則是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
腦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嚴格控制血壓可使微血管病變減少37%,心肌梗死減少44%。
必須盡早進行藥物干預
不少糖尿病患者得病后,并不十分重視,而是僅靠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血糖。但研究發(fā)現(xiàn),僅通過飲食控制與運動,患者血糖達標率不到10%,多數(shù)患者在此期間的血糖像匹野馬,得不到控制,相反對胰島細胞和心血管造成了損害。
提示:美國、歐洲糖尿病研究會在權威《指南》中都建議,患者一經確診,就應使用二甲雙胍,并同時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然后根據(jù)療效,再加用其他藥物治療。早期實施二甲雙胍與生活方式干預并舉的方案,不僅能充分遏制高血糖前進的步伐,讓其“懸崖勒馬”、“改邪歸正”,而且可降低27%心血管死亡率,并對減少心血管病風險具有后續(xù)效應。
必須長期堅持規(guī)范用藥
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疾病進展目前仍無法徹底阻止,但卻可以有效控制,尤其是貫穿全程的規(guī)范化治療是控制疾病的前提。臨床發(fā)現(xiàn),如果糖尿病患者不能早期接受診斷,或者用藥不規(guī)范,隨意停藥,則療效就會大打折扣。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委員、長海醫(yī)院內內分泌主任鄒大進教授指出,規(guī)范治療至關重要,若要最大限度發(fā)揮二甲雙胍保護心血管的作用,患者不僅在初治時就要用藥,而且必須長期堅持用藥。提示:長期治療對于藥物的安全性要求較高,經歷全球50年、中國10多年的臨床應用,二甲雙胍已成為治療糖尿病的經典物藥,在安全性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循證醫(yī)學數(shù)據(jù)。患者在服藥時要根據(jù)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不可隨心所欲,以免影響療效。
管住嘴有訣竅
吃飯不宜過快。吃飯?zhí)欤刮漳芰康谋壤龈撸径逊e就會加快。如果能嘗試左手吃飯,筷子夾菜的速度就會自然減慢。
此外,每口飯在嘴里多咀嚼一會,再吞下去。也是減慢吞咽,讓吃飯減速的有效方法。
餐前喝碗湯。不僅可以稀釋胃酸,還能使胃中存有容量,降低饑餓感。
晚餐控制碳水化合物。現(xiàn)代人的飲食是早餐匆忙吃,午餐隨便吃,晚餐拼命吃,熬夜后加夜宵,這種生活方式會促使腹部脂肪越來越厚,因為晚上的脂肪合成是白天的十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