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女性更年期生化指標的變化。 方法: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對更年期女性和非更年期女性測定部分生化指標,分析結果。結果:18項生化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部分統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結論:更年期女性生化指標有明顯改變,應加以關注。
1 引言更年期為婦女卵巢功能逐漸消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期,一般發生于45歲~55歲之間。更年期的變化是由卵巢功能衰退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降落所產生的影響和機體老化導致的變化兩個方面交織在一起而造成的[1].
2 材料與方法2.1 標本來源 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門診接診的有更年期綜合征表現的女性的血清80例,年齡40歲~55歲,晨空腹采血,及時分離血清,標本勿溶血。對照組為同年齡組非更年期女性80例。
2.2 方法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總蛋白(TP)、
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葡萄糖(GLUC)、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OL)、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鈣(Ca)、鎂(Mg)、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18項。
2.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軟件包兩組均數比較的t檢驗。
3 結果所有統計結果均以(±s)表示,見表1.
表1 更年期組與非更年期組生化指標的比較(略)4 討論更年期是女性生命過程中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導致雌激素分泌量下降,進一步影響機體各項功能。因此,做好更年期婦女的保健,對提高女性的生命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據報道[2],女性更年期后
冠心病、心梗、腦卒、血管再狹窄等
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以及
骨質疏松、精神神經癥狀的發病率均有提高,因此,做好更年期婦女的保健,對提高女性的生命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女性進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導致雌激素分泌量下降,進一步影響機體各項功能。以上18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部分有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更年期階段肝臟的代謝能力和腎小球濾過率均下降;蛋白質類因機體消耗減少而增高;脂類也由于代謝減少而升高。近些年,載脂蛋白檢測已廣泛開展,血脂濃度的變化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預測有很好的價值[3];此外,鈣可因排泄障礙、溶骨而增高。由于上述指標的改變,臨床上表現出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骨質疏松等癥狀。對于更年期女性這些生化指標的改變,應加以關注,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做好保健,以提高女性的生命和生活質量。本實驗統計結果與上述理論相吻合,表明更年期婦女血液生化指標的變化確實是更年期綜合征的實驗基礎,不僅可據此診斷和治療,更有利于加強女性更年期保健。
參考來源:《女性更年期生化指標初步研究》劉丹,《實用醫技雜志》2006年4月5卷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