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遇到過癲癇發作的患者,突然抽搐、口吐白沫、意識喪失……這都是比較典型的癲癇癥狀。但癲癇還有一些“隱蔽的癥狀”不太為人所知,提醒大家,如果發現孩子發生突然“愣神”的癥狀時,要警惕兒童癲癇
兒童時期,其癲癇的發生率相對較高,據統計發病率約為3%-6%,也就是說每100名兒童中就有3-6名癲癇患兒,家長需引起重視。
癲癇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癲癇是一組以腦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間歇性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疾病,是一種起源于大腦并反復出現的自主神經、意識、運動、感覺和精神狀態的紊亂,因此很多癲癇患兒也被稱為“帶電的小天使”。
癲癇眾所周知的表現是抽搐,其發病比較突然,并不受制。癲癇發作還會引起其他表現,如口吐白沫、眼神發呆等。但孩子經常出現顫抖,不代表就一定是患有癲癇。建議家長先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通過腦電圖診斷、臨床細節表現等進行綜合診斷。
患上癲癇會有什么危害
孩子出現癲癇,不但給家長帶來打擊,孩子也要承受著來自疾病和外界的雙重壓力,容易導致一些心理問題,比如情緒障礙、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等。
而癲癇的頻繁發作,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問題。若是因為嚴重腦外傷、腦炎等引起的癲癇,其導致孩子智力障礙的概率也很高。此外,癲癇會危害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是癲癇持續狀態,容易導致腦細胞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兒童患上癲癇,診治需趁早
如果孩子患有癲癇,家人也不要太過于緊張,及時就醫治療是關鍵。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50%左右的孩子在停止治療后可以永遠不發作,80%左右的孩子可以通過治療使病情得到控制。藥物治療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在治療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早治療
兒童癲癇早期的癥狀主要有站立不穩、搖頭晃腦、意識障礙及四肢短暫性抽搐或麻木等。一旦確診為兒童癲癇,應立即接受醫生的專業治療。
②合理持續用藥
大多數兒童癲癇經過醫生合理的藥物治療之后,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在用藥過程中,需要遵醫囑合理、持續、規律用藥,這樣才能保證血液狀態的穩定,有助于病情的恢復。家長應注意不要擅自增減孩子藥物的劑量,一切藥物的服用原則都應嚴格遵循醫囑,以免出現不好的后果。
③定期復查
孩子在治療過程中,也要注意定期復查。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腦電圖的檢查、血液成分的情況以及肝腎功能等。建議每年帶孩子做一次腦電圖檢查,便于趁早了解孩子的腦功能狀況。
需要提醒的是,癲癇治療的最終目的除了不發作,也要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并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雖然有些孩子的病情控制得很好,但家長的焦慮情緒以及對孩子學習生活的限制,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癲癇患者,反而會留下心理陰影。
因此,家長也要學會保持良好的心態,并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因擔心孩子癲癇會被別人歧視,就刻意回避或隱瞞病情。治療時除了遵醫囑規律用藥,也應該讓孩子多參與集體生活。不過參加爬山、游泳等危險活動時,家長要密切注意,避免因癲癇突然發作而發生意外。
參考文獻:
[1]徐良斌,小兒癲癇易復發,規范治療是王道,《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0年第4期,p61
[2]那靜,小兒癲癇病治療方法及其家庭護理研究,《醫學信息》No.08,2011,p4179
[3]江冰滔,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癲癇,《家有孕寶》,2021年7期,p108